白娘子与许仙在断桥上的相会故事,几百年来一直被流传下来,感动了无数人的心。然而,正如古诗所写:“红笺短写空深恨,锦句新翻欲断肠”,这种故事虽美,却终究只是传说,终究是虚构的,虽凄美动人,却没有真实的血肉。而今天我们所讲述的,是发生在同一断桥上的真实故事,它不仅同样令人感动,还带着更多现实的情感波动:一个女孩刚出生三天便被亲生父母遗弃,之后被一对来自美国的夫妻领养,并且二十年后,在断桥上与生母重逢,母女相拥而泣。那么,这个女孩的经历究竟如何?为何会被父母遗弃?领养她的夫妻又是谁?这二十年间发生了什么变故?她又如何在两位父母之间做出抉择?
一、遗弃
女孩的名字叫静芝,她出生于1995年8月19日,家乡在苏州。然而,就在她出生仅四天后,她就被亲生父母遗弃。当时,静芝的父亲怀抱着她,用一块小布包裹着她,将她放置在菜市场的街头。身为亲父亲,尽管他做出了这个艰难决定,心中却充满了不舍。他在放下孩子后,仍未立即离去,站在不远处的角落里,默默地看着她。他不忍心看到女儿在寒冷的街头孤零零地等待,但他无力改变命运,只能祈愿能有好心人收养她。最终,他只能叹息一声,默默离开,将一个纸条留在她的襁褓里,写下了内心的无奈与愧疚。
二、领养
展开剩余81%一年后,一对来自美国的伯勒夫妇来到中国,他们决定在苏州的福利院领养一个女孩。夫妻俩来自美国密歇根州,已经育有两个儿子,但一直渴望有一个女儿。多年来未能再度怀孕,夫妻俩决定通过领养来实现这个愿望。他们选择中国,是因为这里有更多的机会,而且他们对中国女孩情有独钟,认为她们性格温柔、善良且勤劳。而且,伯勒夫人自己也有一个中国籍的姐姐,她在小时候便是被收养的中国女孩,生活中非常贤淑,伯勒对中国的印象也因姐姐而变得更好。
1996年夏天,伯勒夫妇来到了苏州福利院。突然,他们的目光被一个女孩吸引,那正是静芝。当时,静芝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对异国夫妻,没有丝毫的陌生感,反而主动对他们微笑并招手。伯勒夫人伸出手,静芝稚嫩的小手竟然紧紧抓住了她的手指。就这样,伯勒夫妇决定了要领养她。在回美国的路上,伯勒夫人发现静芝随身的包裹中有一张纸条,纸条上写着:
“我家静芝,生于1995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,因家境贫困,万般无奈,将其遗弃。若天有情,人若有缘,望十年或二十年后,七月七日,于杭州西湖断桥相见。狠心父母,跪拜……”
看到这张纸条,伯勒夫妇心情复杂,他们决定无论如何,都要竭尽全力让静芝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三、愧疚
而在海的另一边,静芝的亲生父母却始终背负着沉重的愧疚。他们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,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让他们深感压力,特别是在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下,第一次怀的是女孩,第二胎依旧是女孩,这对夫妇选择了无奈的遗弃。徐礼达和钱粉香夫妻,两人决定放弃这个四天大的女孩,留下了那张纸条,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能与女儿重逢。十年过去,夫妻俩始终没有放弃期待,想着能在某个命定的时刻,在西湖断桥重逢。
四、十年之约
时光流逝,十年匆匆而过。静芝已经长成了一个懂事、漂亮的女孩。伯勒夫妇在纠结中决定,让静芝与她的亲生父母相见。但他们心中充满了疑虑,不知道静芝见到亲生父母后,是否会想要回到他们身边。于是,他们决定先通过一位回国探亲的朋友,去到杭州西湖的断桥,传递信件,并了解情况。
然而,十年期盼的重逢却没能如期而至。静芝的亲生父母迟迟没有出现在断桥上,而吴女士也未能与他们见面。误会与错过让这一场“十年之约”陷入了更深的失落。
五、二十年之约
20年后,伯勒夫妇认为,静芝已经长大,可以面对过去的真相,于是决定将一切告诉她。静芝得知自己是被遗弃的孩子后,既感到震惊,又充满理解。她决定去见见自己的亲生父母,但她也深知自己现在的生活对她来说极为珍贵,养父母的深情厚意也让她深感不舍。
最终,20年后,静芝在西湖的断桥上与亲生父母相见。在那个温暖的瞬间,母女终于相认。母亲紧紧抱住她,泪如泉涌。静芝的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,既有对亲生父母的理解,也有对养父母无尽的感激。这场在断桥上的相会,成了她人生中最特别的时刻。
最后,静芝回到了美国,与养父母重新团聚。虽然她的生命经历了许多波折,但她始终坚信,无论血脉如何,爱才是维系一切的真正力量。在苏州和杭州之间,跨越了20年的距离,静芝终于找到了属于她的归属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