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春秋第一场灭国惨案:河北无极县背后的血腥往事】
在春秋历史的开端,一场震惊诸侯的灭国事件悄然上演。公元前721年夏秋之交,鲁国将领展无骇率军攻入邻国极国,拉开了春秋时期诸侯灭国的序幕。这场战争不仅手段残酷,更因后续发展而显得格外惨烈——极国残余势力逃至今日河北无极县后,竟再次遭遇灭顶之灾。
令人费解的是,以礼仪之邦著称的鲁国,此次行动却异常狠绝。展无骇作为鲁隐公的堂侄(其祖父公子展与鲁惠公是兄弟),身兼司空要职却亲自领兵,彻底摧毁了这个同属姬姓的诸侯国。史书对此讳莫如深,《公羊传》甚至终身不书其姓氏以示惩戒,而《谷梁传》则直指其灭同姓之国的罪过。
展开剩余72%极国的覆灭充满疑云。这个位于今山东鱼台县的小国,先遭展无骇突袭,又被费邑大夫费庈父趁机彻底攻灭。更蹊跷的是,逃亡燕国的极国君主获封新领地(今河北无极县境)后,鲁国竟穷追不舍,当年就派兵北上将其二次剿灭,并将该地命名为毋极——意为永绝极国。
这场跨越千里的追杀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深仇大恨?三个线索值得玩味:
1. 极国灭亡后能立即获得燕国庇护,显示其高层关系网不简单
2. 鲁国费邑大夫早在隐公元年就违令在极国边境筑城,显然预谋已久
3. 鲁、燕、极三国同为周室宗亲,这场同室操戈或涉及权力斗争
毋极这个充满肃杀之气的地名,历经武则天时期改为无极沿用至今。如今人们只知这里是中国门业之都,却鲜少知晓两千多年前,这片土地曾见证过春秋时代最决绝的灭国行动。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,唯有地名如一块古老的碑文,默默诉说着那段血腥往事。
(本文基于《左传》《公羊传》等典籍记载,部分细节存在学术争议)
发布于:天津市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